1、何为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物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5年9月1日发布的通用国际标准,简称ISO22000。它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可作为认证和注册的审核标准,同时也是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实施HACCP的一种工具。
ISO22000是基于HACCP原理开发的一个自愿性国际标准,是对各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和法规的整合,是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主要内容是针对食品链中的任何组织的要求,适用于从饲料生产者、初级食物生产者、食品制造商、储运经营者、转包商到零售商和食品服务端的任何组织,以及相关的组织如设备、包装材料、清洁设备、添加剂和成分的生产者。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的控制,达到提供安全的最终端产品,既满足消费者又可采用的食品安全规则。
2、实施ISO22000标准的好处
1) 提升组织形象和可信度,增加市场机会;
2) 运用过程管理模式,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度;
3) 建立起应急准备和相应措施,更好地进行危机应对;
4) 表明对法律法规遵守,减少法律风险支出;
5) 易于与其他体系整合,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3、ISO22000不同于HACCP的特点
1) 标准适用范围更广。ISO22000标准与HACCP相比,突出了体系管理理念,将组织、资源、过程和程序融合到体系之中,使体系结构与 ISO9001标准结构完全一致,强调标准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整合使用,充分考虑了两者兼容性。ISO22000标准适用范围为食品链中所有类型的组织,比原有的HACCP体系范围要广。
2) 强调了沟通的作用。沟通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则。顾客要求、食品监督管理机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一些新的危害产生的信息,须通过外部沟通获得,以获得充分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通过内部沟通可以获得体系是否需要更新和改进的信息。
3) 体现了对遵守食品法律法规的要求。ISO22000标准不仅在引言中指出“本标准要求组织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满足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而且标准的多个条款都要求与食品法律法规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遵守法律法规是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前提之一。
4) 提出了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的重要性。“前提方案”是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它等同于食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操作性前提方案是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基本前提方案。HACCP也是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只不过它是运用关键控制点通过关键限值来控制危害的控制措施。两者区别在于控制方式、方法或控制的侧重点不同,但目的都是为防止、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食品安全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行动或活动。
5) 强调了“确认”和“验证”的重要性。 “确认”是获取证据以证实由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安排的控制措施有效。ISO22000标准在多处明示和隐含了“确认”要求或理念。“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目的是证实体系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ISO22000标准要求对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及控制措施组合、潜在不安全产品处置、应急准备和响应、撤回等都要进行验证。
6) 增加了“应急准备和响应”规定。ISO22000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关注有关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要求组织应识别潜在事故(件)和紧急情况,组织应策划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并保证实施这些措施所需要的资源和程序。
7) 建立可追溯性系统和对不安全产品实施撤回机制。ISO22000标准提出了对不安全产品采取撤回要求,充分体现了现代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要求组织建立从原料供方到直接分销商的可追溯性系统,确保交付后的不安全终产品,利用可追溯性系统,能够及时、完全地撤回,尽可能降低和消除不安全产品对消费者的伤害
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向政府和消费者证明自身的质量保证能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法规的安全食品和服务,因而有利于开拓市场,获取更大利润;
也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安全食品,提高置信水平的保证。企业要申请认证应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一、产品生产企业应为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实体,产品有注册商标,质量稳定且批量生产;
二、企业应按GMP和ISO22000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和实施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三、企业在申请认证前,ISO22000体系应至少有效运行三个月,至少做过一次内审,并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实施了确认、整改和跟踪验证。
当企业具备了以上的基本条件后,可向有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提出意向申请。此时可向认证机构索取公开文件和申请表,了解有关申请者必须具备的条件、认证工作程序、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这时认证机构通常要求企业填写企业情况调查表和意向书等。当然,不同的
认证机构对此有不同的要求。在正式申请认证时,申请者应按认证机构的要求填写申请表,提交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SSOP、ISO22000计划书及其他有关证实材料供认证机构文件审核。 认证机构对申请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如果决定受理申请,则双方签定合同;如果不受理,认证机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文件审查主要看企业编写的体系文件能否满足相关认证标准的要求,卫生标准控制程序(SSOP)能否满足GMP的要求,ISO22000计划书制定的是否合理,危害分析是否充分等。
当签定了认证合同后,认证机构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审核:组成审核组、文件审核、初访或预审核、现场审核前的准备、现场审核并提交报告。对于申请产品
ISO22000认证的企业,还要进行产品型式检验,认证机构根据规定要求审查提交的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和产品形式检验报告后,编写产品质量认证综合报告,提交认证机构的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批,据此作出是否批准认证的决定。对批准通过认证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并进行注册管理。对不批准认证的企业书面通知,说明原因。 认证证书上注明了获证企业的名称、生产现场地址(如为多现场应注明每一现场的地址)、体系覆盖产品、审核依据的标准及发证日期等。获得认证证书的企业,应按认证证书及标志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使用证书,并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与管理,认证机构将依据规定的要求作出维持、暂停或撤销的决定。
食品企业通过认证后还应接受认证机构的证后监督和复评。根据以ISO22000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实施指南"的有关规定,认证机构可确定对获证企业的以ISO22000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监督审核,通常为半年一次(季节性生产在生产季节至少每季度一次),如果获证企业对其ISO22000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了重大的更改,或者发生了影响到其认证基础的更改,还需增加监督审核频次。复评是又一次完整的审核,对ISO22000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在过去的认证有效期内的运行进行评审。
认证机构每年对供方全部质量体系进行一次复评。许多企业在建立体系之初,总希望获证越快越好,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企业就会认识到,建立和实施ISO22000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要想顺利通过ISO22000认证并取得效果,学好标准是前提,编好文件是基础,有效运行是保证,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作为基本保证条件。